给师弟师妹的求职路上的一封信 ——经管院2012届工管班郭福珠师兄

2021年3月30日   点击人次: 4406   

时光荏苒,转眼间,已经毕业九年,五教门前的小树苗已然成荫,南区泥泞田径场换了模样。回想在大学的时光,有青春热血,也有懵懂迷茫。机缘巧合从事了人力工作,从实习开始算起,已经有10年的时间在从事校招工作。工作原因,接触了许多大四毕业生,看着他们求职、毕业、上岗。今天,想以学长和过来人的身份,与大家分享关于校招及就业的两三事。

每年的9月份一开学,各个企业的HR就奔赴各大高校进行校园招聘,由此拉开秋招帷幕。企业组织校园招聘,看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潜力,而不是当下的经验和能力,因此,校招是应届同学们选择工作的最好的渠道。无须和职场“老鸟”竞争,也无须考虑工作经验,只要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一面,就有很大的机会“上岸”。通常来说,企业会通过多轮面试去发现应聘者的潜力和优势。而我们作为学生,则应该认清自身定位,发挥自身特长,“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”,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,找适合自己的工作,不要随波逐流。

校招,讲究金九银十”、“金三银四”。很多大四的学生还在想着未来的一些规划,一些有心人就已经开始参加各个企业的招聘会,面试纷至沓来。每年九到十月份是企业校招的旺季,也是大家最容易找到工作的时机。动作快的同学,往往在这个时候已经拿到几个offer,经过一番精挑细选,选择了自己最心仪的工作。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大概率会在秋季招聘找到合适的工作,企业也会在秋季招聘中满足大部分的招聘需求。那么,春季招聘和“金三银四”又为什么会存在呢?

原因在于,部分企业因为招聘需求大,秋季招聘没有完全满足,或是,秋季招聘中没有招募到最心仪的人选,才会开展春季招聘,补充性地进行人员招募。因此,大家会发现,春季招聘的企业和岗位数量都较秋季招聘大大减少,可供选择的机会也自然减少了。所以师弟师妹们,如果能在秋招找工作的,就抓紧在秋招找;如果秋招没来得及找工作或者没有心怡的工作机会,那春招将是你最后的机会。

最近几年,很多学生投入考研、考公大军。我眼看着农大的考研率年年“高升”,却不知大家有没有了解,全国平均考研上线率不到四分之一,风险与机会并存。考研、考公是毕业选择的其中一条道路,但不是唯一的一条。

我们选择一份职业,最深层次的原因,是满足自己的人生价值,而不仅仅是追求一份高工资和稳定的未来。职业不分贵贱,没有好坏,只有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所以,没必要随波逐流,看着身边人都在考研、考公,便不顾一切地、不作思考的盲从,到最后,你会发现,别人帮自己的选的路,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。

作为师兄,一名从业九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者,我希望师弟师妹们,可以在职业选择和规划上,有更多自主的思考,可以有更多地尝试;不要拘泥于某些条条框框,大胆地尝试。多去参加宣讲会、双选会,多去了解企业的需求,多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,在这个过程中,相信你可以发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呼喊,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,而不只是一份职业。

以上皆是师兄之拙见,若能参考一二,万分荣幸。